英國著名左翼導演肯洛區(Ken Loach)的新作「吹動大麥的風」獲得坎城金棕櫚的肯定,台灣終於有幸在電影院一睹佳作。
在電影院中,正如我所預期,有人竊竊私語地把這部片和台獨運動和民進黨聯想在一起,更看到新聞寫著,林濁水看完這部電影三天後就辭去立委,還有人說什麼「全世界恐怕沒有比身在台灣更能體會『吹動大麥的風』中的意涵了」,唉,這恐怕是對本片最大的羞辱了吧!
看著這部片時,我想到的是另一片主題同為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電影—由連恩尼遜、茱莉亞羅勃茲主演,尼爾喬丹導演的「豪情本色」(有得到威尼斯金獅獎)。不過,兩片的觀點有著極大的差異。
小人物vs. 「大英雄」
吹動大麥的風,「由下而上」,從小人物出發,不搞英雄主義,男主角是放棄遠赴英倫行醫發財的青年戴米恩,還有他的哥哥、比他早啟蒙參與抗爭的泰迪,鐵路工人丹……,導演從「愛獨」運動中的大歷史切一小片,看小老百姓們如何參與或協助抗爭。
而豪情本色看的是另一端的故事,以愛爾蘭共和軍領袖麥克柯林斯為主角,其他重要角色還包括愛爾蘭第一任總統伊蒙.瓦列拉(由很讚的演員亞倫瑞克曼飾演,陰沉、心機重)、柯林斯的好友兼軍師兼情敵,哈利.布蘭。在「大麥」一片中,主角一夥人常收到來自「芬巴」的紙片傳令,應該就是來自這群「領袖」人物吧!
兩部片取材的歷史時段是差不多的(1919∼1922),一開始是愛爾蘭共和軍等人民武裝團體如何拋頭顱、灑熱血,後半段則是因為一紙妥協的和平協議,而開始分裂、兩派彼此廝殺。[1]
「豪情」的瓦列拉和布蘭對於協定的態度,和「大麥」一片中男主角的立場一樣──拒絕接受跛腳的、妥協的和平協議,堅持抗爭到底;而負責簽下協議的麥克柯林斯則和男主角的哥哥泰迪一樣,認為該協議雖然沒有達成終極的自由,但是得到了「爭取自由的自由」(not the ultimate freedom that all nations aspire and develop、but the freedom to achieve freedom.)。也就是說,這一派認為先達成中程目標再說,未來再處理北愛的問題、再達成全面獨立。
兩部電影同樣都處理了「自己人殺自己人」的慘劇,妥協派的麥克柯林斯被迫率軍鎮壓另一派,好友不幸慘死,自己後來也在1922年被暗殺身亡;而「大麥」一片,則是堅持抗爭的弟弟遭到站在麥克柯林斯那一派的哥哥親自處決。而這場內戰(1922.6.28∼1923.5.24)的死傷人數,甚至比爭取獨立時犧牲的人還要多。
路線分歧vs. 宮廷鬥爭
在尼爾喬丹的影片中,兩派的差異看起來只是「宮廷鬥爭」,像是由政治企圖強烈的瓦列拉一手主導的陰謀(他明知英國不可能同意愛爾蘭完全獨立,卻硬派柯林斯前往談判),最終他也間接幹掉了政治路上最大的潛在競爭者,成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不過,肯洛區卻點出了兩邊重大的路線分歧。因為兩方看似都為了愛爾蘭的獨立而奮鬥,但是兩方心目中的「愛爾蘭」,卻截然不同。
這一點,可以從影片中堅持工會立場、拒絕為英國軍隊開車的鐵路工人丹談起。
他加入了由愛爾蘭左翼先驅詹姆斯.康納利等人所領導的國民軍(Irish Citizen Army),參與了1913都柏林大罷工(Lockout of 1913)和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重大里程碑—1916年的復活節起義(Easter Rising),之後被流放到威爾斯,在那裡學會了讀和寫,因而更加投入愛爾蘭的解放運動。影片中他可說是愛爾蘭工人階級的代表,導演也可說是透過他的口中,傳達出社會主義的理想。而社會主義的問題,其實正是兩派間最終極、最大的分裂點。這樣的分歧,早從影片中法庭戲的鋪陳就可以清楚看到。
片中愛爾蘭的人民法庭站在正義的一方,判決放高利貸的有錢人必須賠償貧窮農婦,可是泰迪卻想私了,因為這位有錢人可以提供他們極為缺乏的軍火,這種意見乍聽之下極為吸引人,但是包括戴米恩和丹在內的另一方卻立刻指出,這樣做反而是在幫地主家壓迫農民,獨立後的愛爾蘭不應該再如過去英國統治一般,有無情的壓迫和剝削啊!否則建立起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有什麼意義呢?
社會主義的愛爾蘭vs. 維持現狀的愛爾蘭
更早之前在獄中的片段,雖然只有短短幾句對話,卻可以再次感受到導演總可以自然地表達出他的社會主義立場。戴米恩和丹被關在同一間牢房,開始聊起1916起義,兩人同時提及他們景仰的革命前輩康納利,並且念出他的演講詞:「即使明天能夠驅逐英軍而在都柏林城升起綠旗,如果不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話,我們的所有努力都成為泡影的。」這是「社會主義」一詞第一次出現,大概也是唯一的一次吧!
其實也可以完全不用提及這個總是會被誤會的名詞,無論它叫社會主義也好,共產主義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內涵和價值是否等於真正的民主、公平、正義、自由,而且是屬於所有人的,不是由頂層極少數人所獨佔。
這樣的理念,正是深植在康納利,乃至於影片中主角戴米恩和丹的心中。正如康納利所說,「愛爾蘭整體的所有權,無論是精神還是實體、遠從太陽到土地的最核心,都是愛爾蘭人民所擁有的權利。」(the entire ownership of Ireland、moral and material、up to the sun and down to the centre、is vested of right in the people of Ireland.)
而這樣的理念實踐起來,可能真的會如泰迪等人所擔心的,失去地主和資本家的支援,但是少了這百分之二、甚至百分之一的人,那又怎樣呢?假如為了要獲得地主和資本家的支援,卻必須容忍既有的社會制度繼續下去,這樣值得嗎?倘若獨立後,工人和農民還是得繼續忍受「自己人」的剝削,那樣的自由有意義嗎?妥協能妥協多少呢?
戴米恩那方認為,愛獨運動的目標不僅要趕走殖民者、更要同時建立公平社會,這兩件事不能分開來;而泰迪那一邊則依然要維持既有社會秩序。於是我們知道,兩派心目中的愛爾蘭,其實簡單來說,一邊就是社會主義的愛爾蘭,另一邊則是資本主義的愛爾蘭。
左派與愛獨運動
愛爾蘭的民族解放運動,左派當然沒有缺席,他們扮演的重要角色,是在其中把民族和階級的議題結合起來,指出愛爾蘭問題不只是民族自決的問題,建立獨立的共和國還不夠,更要建立一個真正民主、公平、屬於愛爾蘭人民的社會,否則只是換了國旗、換了國名、換了語言,趕跑其中一個壓迫者而已。這一段歷史,不能不提的就是愛爾蘭獨立運動和左翼運動的關鍵人物—詹姆斯康納利(James Connolly,1868∼1916)。
他來自愛丁堡的工人階級家庭,沒受過多少正式教育,幾乎完全靠自學,卻對愛爾蘭獨立運動的路線和實際抗爭產生巨大的影響。
他是國民軍領袖、愛爾蘭運輸工人總工會的秘書長(ITGWU,Irish Transport and General Workers』 Union),也曾是左翼的「世界產業工人聯合會」(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的幹部、1896年,創立了「愛爾蘭社會主義共和黨」(Irish Socialist Republican Party),1912年和詹姆斯.拉金(James Larkin)一同成立了愛爾蘭工黨(Irish Labor Party),創辦《愛爾蘭工人報》(Irish Worker)、《工人共和國》(Worker’s Republic)等刊物,致力在愛爾蘭宣揚馬克思主義的理念。
他也聯合其他獨立運動團體,例如愛爾蘭共和兄弟會,領導了愛獨運動的重大里程碑—1916年4月24日的「復活節起義」。當時起義軍佔領了部份都柏林市,但是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六天後被鎮壓,之後包含康納利在內的16名領袖遭到處決。
英國的強烈鎮壓反而引起更多愛爾蘭人民對起義軍的同情,支援愛爾蘭獨立的人愈來愈多。1918年12月的大選,新芬黨在愛爾蘭獲得壓倒性勝利,1919年成立愛爾蘭國會(Dail Eireann),由當選的議員組成,成為獨立運動的最高政治機構。在復活節起義逃過一劫的領袖,例如瓦列拉與柯林斯,開始展開新一波的武裝抗爭,在1919年設立愛爾蘭共和軍(IRA),也就是「吹動大麥的風」所描寫的年代。
正如康納利說,「愛爾蘭問題,是社會問題」(The Irish question is a social question.),「當愛爾蘭人瞭解了一件事—也就是資本主義體制才是最不屬於愛爾蘭的東西—就能夠把自己從奴役中解放出來。」(The Irishman frees himself from slavery when he realizes the truth that the capitalist system is the most foreign thing in Ireland.)他明確的指出,最不應該屬於愛爾蘭的,不是「英國豬」,而是資本主義體制。至今愛爾蘭仍有許多政黨自稱為社會主義左翼政黨,復活節起義也被某些人認為是歐洲第一場社會主義革命,只可惜,愛爾蘭社會主義的傳統依然被宗教和族群紛爭掩蓋。
當然,在當時的愛爾蘭,社會主義一樣會被戴上各種帽子,正如康納利諷刺,「在愛爾蘭,社會主義是英國進口貨;在英格蘭,大家都相信它是德國的產物;在德國,它則是意圖破壞帝國、與法國聯手的叛徒的把戲;在法國,它是要敗壞軍紀的可惡陰謀;在俄羅斯,它被當成是英國要阻擋俄國擴張亞洲勢力的企圖……」就像在台灣,左派就是中共同路人,推論下去,左派就是不「愛台灣」。
看完這部電影,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感嘆,戴米恩實在是太「理想化」了,但是戴米恩很明確地告訴他的哥哥和觀眾們,我是很實際的(I'm a realist),而之後北愛爾蘭血淋淋的獨立抗爭,不也證明了,泰迪這一方犯下多大的錯誤嗎?假如當初堅持「一次到位」的戴米恩等人能夠成功,北愛何需淪落到鄰里殘殺,讓問題層次倒退回宗教和種族呢?
更有些人可能會感嘆,唉,政治就是這樣骯髒,自己人居然內鬨、打打殺殺,不管多「清純」的理想似乎都永遠無法逃脫這個循環。但這樣的宿命論絕對不是肯洛區要傳達的。
相反,我們得到的歷史教訓應該是,永遠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的立場、不要忘記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即使你我就像男主角一樣是個小人物,面對行刑隊時雖然會發抖,最終依然能堅定不屈。
後記
看著這部電影,我也想到肯洛區的另一部片「土地與自由」(Land and Freedom,或譯為「以祖國之名」),同樣是以小人物出發,描寫一位英國青年工人參與一九三六年的西班牙內戰、對抗法西斯的故事,裡面同樣有「不斷革命論」的主題、也有「自己人」的背叛。
在「土地與自由」中,令人最痛心的並不是對抗法西斯帶來的巨大傷亡,而是同樣打著「左翼」旗號的友軍,拿著槍桿子對著自己。當時西班牙內戰的歷史更為複雜,國內有各種不同的左翼和無政府主義團體,還有有各國進步人士組成的志願軍「國際旅」(包括中國在內有54國,共四萬多人,而號稱自由民主的英美各國政府,採取的是可笑的「不干涉」立場,放任德、義獨裁政權支援西班牙法西斯),已全面掌權的蘇聯史達林也派軍支援,但不久後,史達林卻把槍口轉向其他馬克思主義者(例如托派)和無政府主義者,更透過軍事和經濟的支援,控制了西班牙的人民陣線政府和國際旅。
英國著名文學家喬治.歐威爾所寫的《向加泰隆尼亞致敬》,就是描述他參與西班牙左派「馬克思主義統一工黨」(POUM)民兵團抗爭、最後竟遭到受史達林控制的西班牙政府清算的歷程,一向和其他左翼團體併肩反法西斯的統一工黨,一夕間被宣佈為非法組織、法西斯同路人,遭到無情鎮壓。這其實是史達林在蘇聯國內「大清洗」政策的延續,目的在於肅清托派等其他社會主義黨派。西班牙內戰就在左翼內鬨中,最終由法西斯佛朗哥將軍獲得勝利,西班牙從此陷入獨裁政權達三十九年。
--------------------------------------------------------------------------------
[1] 在愛爾蘭人民的強烈抗爭下,英國被迫和愛爾蘭簽定和平協議,允許愛爾蘭自治,因此在1921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愛爾蘭自由邦(Irish Free State),但仍得向英王效忠,北部仍歸英國,愛爾蘭獨立運動也因此分裂。1937年愛爾蘭宣佈成立共和國,但仍屬英聯邦,1948年12月21日宣佈脫離英聯邦,1949年英國承認愛爾蘭獨立,但仍拒絕交還愛爾蘭北部6郡。愛爾蘭共和軍(IRA)持續在北愛抗爭,採取恐怖活動的策略,希望讓北愛重歸愛爾蘭所屬。直到前幾年才宣佈永久停火,愛爾蘭放棄憲法中對北愛的主權,英國也給予北愛更多的自治權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