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蘇聯解體後,中亞國家獲得新生的契機,但是由於意識型態的真空、民族矛盾加劇、極端宗教勢力復甦與經濟發展失衡等因素,使得「三股勢力」在中亞急速蔓延,成為威脅中亞及周邊國家的最大威脅。由於中共在中亞擁有能源與經貿等利益,為了避免「三股勢力」與疆獨勢力串連,因此藉由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來建立中亞反恐機制。但是基於中共對反恐認知的差距,所以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不單是反恐而已,還包含背後的政治動機。
貳、中亞「三股勢力」發展
蘇聯解體之後,中亞五國雖然從此獲得獨立,卻也相繼淪為「三股勢力」滋生的溫床,其主要歸因於下列因素:
一、民族矛盾加劇
沙皇在19世紀征服中亞之後,開始向中亞大舉移民以掠奪中亞資源。蘇聯統治時期,為了開發中亞亦鼓勵各民族自由遷移,同時重新劃分中亞民族邊界與行政區域,因而形成今日中亞民族結構錯綜複雜的局面。
中亞國家獨立之後,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與獨立,在政治上刻意強調主體民族的優越地位,給予主體民族特權、排斥其他民族政治權利,因而引發少數民族的不滿。另外,跨境的邊界民族,由於勞動力過剩、耕地與水資源,為了爭奪資源各不時發生衝突,諸多民族矛盾讓中亞猶如一座民族衝突的活火山。
二、泛突厥與泛伊斯蘭主義的蔓延
中亞國家獨立後,處於歷史轉折關頭的中亞民眾不由得產生一股失落感,給予泛突厥主義與泛伊斯蘭主義死灰復燃的機會。
泛突厥主義其內容是宣揚土耳其應當統治一切突厥語系人民。該主義形成於二十世紀初期,在一次大戰期間曾廣泛傳播,隨著共產鐵幕籠罩中亞之際,泛突厥主義處於冬眠階段。蘇聯解體後,泛突厥主義運動再度復甦。1992年在土耳其舉行的突厥語系國家高峰會議上,土耳其總統厄紮爾大力宣揚突厥語國家聯盟的理念。由於中亞國家除塔吉克之外,主要民族均屬於突厥語系,因此中亞各國當政者與反對派對於成立「突厥聯盟」大感興趣,建立獨立的突厥國家聯邦也成為中亞民族主義組織的主要宗旨。
伊
斯蘭教在中亞已有一千年的歷史,信徒約佔中亞人口的七成,於是獨立後的中亞領導人無不利用伊斯蘭教作為民族復興的工具。除了清真寺與宗教學院如雨後春筍般
激增外,社會宗教活動與伊斯蘭政治組織亦明顯增加。但是中亞的宗教復興,卻淪為有心人士煽動民眾情緒的工具,同時由於伊斯蘭基本教義主義從鄰國伊朗向中亞
滲透,造成極端宗教主義在中亞蔓延。
三、地區經濟發展失衡
儘 管中亞各國獨立後均採取「能源富國」的經濟策略,但是中亞地區至今仍舊面臨嚴重的經濟發展失衡問題。在中亞與阿富汗交界的山區,高山峻嶺提供了恐怖份子藏 匿的隱密基地,加上謀生不易,居民為求溫飽選擇鋌而走險,從事毒品生產工作,而販毒的收入成為恐怖組織的主要資金來源。
90年代末期開始,民族分離主義、極端宗教主義與國際恐怖主義等「三股勢力」開始合流,透過炸彈攻擊、綁架、暗殺等手段,成為對中亞世俗政權嚴峻挑戰的「三股勢力」。中亞地區主要的恐怖組織,包括烏茲別克的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 Group)、烏茲別克伊斯蘭運動(Islamic Movement of Uzbekistan, IMU)、基地組織(al-Qaeda)、塔吉克聯合反對派(United Tajik Opposition, UTO)、塔利班(Taliban)等恐怖組織。
科索沃戰爭之後,由於對西方這種「新干涉主義」的反感,刺激了近年來包括中亞在內的全球各地民族與宗教極端主義的活動,擴大了全球極端勢力的結合,使得恐怖主義呈現國際化發展趨勢,嚴重威脅中亞與周邊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參、中共對恐怖主義的認知
在1970年 代以前,中共對於恐怖主義的威脅認知並不清晰,一是這時期恐怖攻擊對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主,並非中國大陸,因此中共仍舊將軍事威脅視為國家安全的 主要考量;二是因為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政權鞏固的這段期間,以階級鬥爭與暴力革命為主要手段,高度地呈現了國家恐怖主義的特質,在文革時期中共更透過「輸 出革命」,意圖挑戰西方資本主義建立的國際秩序,因此國際恐怖主義越猖獗,反而越符合毛澤東「天下大亂、越亂越好」的「造反外交」思維。
中共在1971年 取代台灣進入聯合國之後,擴大了與國際社會的接觸與交往,稍後更為了對抗蘇聯與美國改善關係,對西方世界的敵視大幅下降。同時由於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後, 隨著中共與西方國家在政治、經貿、安全利益上的互動增加。儘管中共一方面依舊抱持反對資本主義、支持第三世界的立場,但是另一方面,支持恐怖主義已經不符 中共的利益,轉而支持反恐立場,透過參與國際組織與簽署符合其利益的國際法,建立初步的反恐外交。
後冷戰時期,由於來自於北方蘇聯的威脅消失,更由於新疆分離主義結合泛突厥主義與泛伊斯蘭主義,以建立「東突厥斯坦共國」為目標,形成了以西亞爲大本營、中亞爲橋頭堡、南亞爲訓練基地、新疆爲主戰場的發展模式,開始在新疆與中亞邊境製造恐恐怖攻擊事件,讓中國對於恐怖主義全球化的趨勢,開始有了進一步的認知與警覺。
肆、中共的反恐作為
從九一一事件發生以後,中國的反恐行動為了配合國際大趨勢,在國內外
加大了力度,主要的行動包括有:
一、反恐法規的增訂
恐怖犯罪有別於一般犯罪,因此需要特別的法規進行規範。中共於1997年修正的《刑法》時就組織與參與恐怖組織最作出規範。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1年12月29日通過並頒布實施的《刑法修正案》,針對資助恐怖活動的個人與組織、故意散佈恐怖資訊、隱瞞恐怖活動的違法所得做了明確的規範。
二、反恐公約的簽署
從1978年中共加入1963年東京《關於在航空器上所實施的犯罪和某些行為的公約》至今,中共參與了國際上主要的反恐公約與宣言的簽署,表明了中共基於務實利益考量,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支持完善國際反恐法律框架的一貫立場。
三、設立專職反恐機構
2001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反恐領導小組,成員包括國安、軍方、公安與外交部等人員,職司打擊「三股勢力」的決策。隔年1月,公安部成立反恐怖局,專門研究、協調、指揮境內的反恐工作。公安部另外在經濟犯罪偵查局下設立洗錢犯罪偵查處,防止恐怖組織經由中國大陸洗錢、發展組織。
2002年,中共第一支反恐怖特種作戰部隊—武警上海總隊反恐怖特種作戰中隊成立,此後東北、重慶等地也先後建立了反恐部隊;解放軍軍於2001年12月於新疆軍區成立具備沙漠與高原作戰的第四與第六摩托步兵師,成為壓制邊境分離勢力的拳頭部隊。
四、中美雙邊反恐合作
911後中共與美國立了涵蓋各領域的雙邊反恐合作框架,主要包括:在金融方面,中共協助美國查封在香港開戶的基地組織相關帳戶,以切斷恐怖組織的資金來源。在港口安全方面,為了防止恐怖份子利用海運裝箱藏匿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襲擊美國,並確保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安全,中共與美國在2003年7月簽署《集裝箱安全協議》合作原則聲明,以進一步加強雙方海關的反恐領域合作。
在防擴散方面,儘管中共對於美國的防擴散政策有疑義,但是為避免恐怖組織獲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中共頒布了武器與化學物品相關出口條例,同時修改《軍品出口管制條例》,以防止恐怖分子獲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中共同時允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美駐華使館設立臨時辦公室,以便於兩國反恐情報交流。
五、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
2001年6月「上海五國」組織在加入受恐怖主義最深的烏茲別克後,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由於中共對反恐的認知,幾乎是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勢力等「三股勢力」連結起來思考,因此該組織成立後簽署《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與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等諸多反恐文件,希望能藉此全面打擊中亞「三股勢力」的發展。
上海合作組織是目前中共參與度最高的區域安全組織,中共持續透過上海合作組織強化與中亞國家的反恐合作。2003年5月在莫斯科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高峰會上,批准了在吉爾吉斯首府比什凱克成立反恐機構。上海合作組織會員國在2003年8月舉形首次多邊聯合軍演後,多國聯合一系列反恐演習以成為組織常態,宣示成員國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
中共宣佈在2010年前,將在新疆烏魯木齊興建占地面積達五百七十公頃的「中亞反恐學校」。該校又稱為「中亞警務合作培訓中心」,未來除擔任培訓中共反恐所需警務人才任務外,也將協助中亞其他國家培訓反恐警務人員。
伍、中共反恐的意含
一、藉反恐名義打擊境內分離勢力
中共境內的分離主義興起,很大部份因素是中共錯誤的民族與宗教政策所導致。在東突組織中,其實僅有少部份屬於極端激進派,大部分實際屬於溫和派,但是中國對於境內分離運動一律採取嚴打的鐵腕措施。因此在911事件之前,中共對疆獨份子採取武力鎮壓的手段,曾引起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共人權問題的批判。
隨著中共與美國在911之後加強合作打擊恐怖主義,削弱了美國對維吾爾人權議題的關注,同時在聯合國將「東突斯坦伊斯蘭運動」列入國際恐怖組織之際,中共順勢以東突組織與恐怖份子掛勾為由,將所有暴力與非暴力的東突組織詮釋為恐怖組織,藉以合理化鎮壓疆獨的行為。
二、藉上海合作組織反恐機制確保中亞戰略利益
中共從1996年倡導成立「上海五國」,到2001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的正式成立,中共著眼於下列戰略利益:
1、建立中亞區域領導地位:隨著中共整體國力的崛起,中共在這個組織中已經處於與俄羅斯平起平坐的地位,因此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有助於中共增強對中亞國家的影響力,進一步鞏固在中亞的領導地位。
2、確 保能源安全與經濟發展:由於中共經濟的快速成長,導致了能源供不應求。同時礙於中共的能源進口過於單一,未避免受制於人,中共積極推展「能源走出去」戰 略,透過上海合作組織來整合西部能源運輸,開拓能源安全的第二管道。此外,中共將「西部大開發」視為平衡東西部經濟與社會差距、消弭境內分離主義的良藥。 因此中共冀望藉由上海合作組織來打擊三股極端勢力,建構穩定的周邊環境
3、排除美國勢力於中亞之外,反制美國圍堵政策
儘管中共與美國在911 事件之後加強反恐合作,但是雙方的歧見卻不會因此消失。911之後,美國藉反恐之名長期駐軍中亞、推展「顏色革命」,讓中共猶如芒刺在背。中共希望藉由上海合作組織讓中亞國家明白,該組織能憑藉自身力量應付危機,而非一定要求助於美國。
雖
然中共一再強調安全合作應該秉持著不針對、不干涉內政、不強加於人等原則發展。但是近幾年來,上海合作組織的反恐演習規模不斷擴大,已經超出傳統反恐演習
的範圍,真正用意無非是想藉機建立準軍事同盟關係。在上海合作組織的擴大的同時,將增添中共與美國在中亞戰略競爭時的籌碼。除了可以制衡美國對中國的圍堵
政策外,更可以藉此穩定中國大陸的西部後院,讓北京方面能專注於處理兩岸問題。
陸、結論
中共自90年代末期開始積極推展中亞反恐外交,其意圖不僅是打擊恐怖主義,而是藉由反恐獲取擴大政治與安全利益。在內政上,透過反恐之名打擊境內分離主義勢力。在外交上,透過反恐外交發展多邊合作組織,以反制美國的圍堵政策。
除此之外,儘管恐怖主義對於中共的威脅不若伊拉克嚴峻,但是由於中共對於恐怖主義的認知不清晰,忽略了中亞各國內政的脆弱性,以及中共實施錯誤的族群政策亦是恐怖主義的起因。如果中共不加以重視與改善,未來中共的反恐之路將會永無止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