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門徒1.jpg

我一直不明白人為什麼要吸毒,直到昆哥和阿芬死後。我才明白,人吸毒,是因為空虛,可是毒品和空虛,究竟哪個更恐怖呢?
                                                            --《門徒》

影片在一個陰暗的色調下開始。張靜初飾演的阿芬,是一個吸毒者。而且吸的是最具毒性的海洛因。頹廢的眼神,捲曲的身體,淩亂的房間,一切向人們展示著一個吸毒者的世界--黯淡,失落,無人問津。阿芬有一個小女兒,在阿芬注射了海洛因神志不情的時候,幫阿芬拔下注射器,扔進那個滿是針管的垃圾桶,小女孩清澈的眼睛,嬌嫩的皮膚,跟吸毒者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這樣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有爸爸也有媽媽,但是卻得不到正常的父愛和母愛。甚至經常食不果腹,從窗戶上看到對面的阿力(吳彥祖 飾)正在下速食麵,就對媽媽阿芬說"媽媽我餓"。阿芬抱起孩子,說:"等拿到錢我和你去吃漢堡。"可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還有沒有拿到錢的能力。轉頭看到了對面的阿力,在饑餓和尊嚴之間,她選擇了前者。她去找阿力要吃的。落魄,潦倒,無助,在她向阿力開口的那一刻充滿的她的身體。阿力給了她們食物,後來又多次救濟她們母女。阿芬的家骯髒而淩亂,但是在靠窗的位置卻有一個舒適豪華的沙發,阿芬在這個沙發上吸毒,睡覺,吃飯,和阿力做愛。我反復揣度,認為這個沙發在影片中是有意義的。它表明了吸毒者心中的那一線光明,一線希望,還有吸毒後的虛假歡娛的感覺。所有的吸毒者都想戒毒,但是自從毒品出現以後,就沒有人能夠徹底的戒除,記載在冊的最長久的戒毒者的戒毒時間是三年半。

一入毒門深似海, 雖然這樣,但是吸毒者卻一直存在著戒毒的希望,過上正常生活的希望。陽光下舒適的沙發是這種生活的一個象徵。但是另一方面,無法回頭的吸毒生活深深的摧殘了癮君子的身心,他們生活在黑暗與痛苦之中,他們渴望光明和快樂。吸毒後的感覺是"飄飄搖搖,仿佛沒有了一切的煩惱"但是這種感覺是如此的虛假,當沒有毒品支撐的時候。黑暗和痛苦有回到了身邊,在現實中癮君子是痛苦的。正如這個沙發,存在於一個骯髒淩亂的房間中。如果房間的主人躺在這個沙發上,閉上眼睛,幻想自己躺在一個豪華明亮的房間中,這種幻想在閉上眼睛的時候可以亂真,但是那畢竟是幻想。睜開眼睛,一切殘酷的現實就出現在眼前。如果想離開殘酷的現實而沒有煩惱,那麼你可以永遠閉上眼睛。但是除非死去,否則又怎麼可能永遠閉上眼睛?吸毒者的狀態正有如那個房間中的沙發--生活在殘酷、痛苦的現實中,卻有機會得到片刻的虛假舒適。對這種虛假的舒適,他們欲罷不能,因為他們認為短暫的、虛假的快樂能緩解他們的痛苦,其實這樣正是讓他們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之中。當真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影片中還有一個情節,就是昆哥帶阿力到泰國,轉而到了金三角,金三角的軍閥哪著聯合國的統計資料,說"感謝聯合國給我們做了統計",統計結果表明全球有兩億萬人在吸毒,其中一億六千萬人在吸食大麻,一千一百萬在吸海洛因。這個統計結果讓我有點吃驚--竟然有那麼多人在吸毒!平均三十個人裏就有一個!不過仔細想想,這個資料還是可信的,因為就在我的身邊,就經常間接的聽說某人某人在吸K粉,搖頭丸,大麻。吸毒因為空虛,這個世界充滿了空虛!

在去金三角的途中,昆哥跟阿力說"除了石油,軍火,毒品是世界第三大貿易",金三角成片的罌粟地、農民刮下的鴉片油、軍閥荷槍實彈的武裝,不誇張,也不收斂,這部號稱紀實片的影片在這裏表現得很好。昆哥還介紹:"平均一畝地能產1.5公斤的鴉片膏,一畝地農民只能賺100多美元。而加工後的海洛因堿卻每克就上百美元!"隨後金三角的軍閥頭目介紹說全球毒品行情最好的是冰島,每克400多美元,歐洲和北美分別是200多和120美元。又說由於政府的打擊和世界範圍內的禁毒,金三角的毒品貿易已逐漸勢微,預言10年內罌粟種植將在金三角絕跡,並勸昆哥早日歸隱。軍閥用泰語說的這一席話,邊上的阿力問昆哥軍閥說什麼,昆哥說"他說他老了"。並沒有告訴阿力實情,到影片的最後昆哥被抓,說一直十分信任阿力,而昆哥掛在嘴邊的話是"不要信任任何人"。其實在昆哥的內心
深處,一直也沒有完全的信任阿力,不然就不會八年來什麼事情也不肯告訴阿力,不會用槍指著阿力的頭追問毒品的下落。他說一直信任阿力是個謊言,只不過他自己不知道罷了。

再說阿力,做了八年臥底做到"看見員警就會轉頭走開" ,有的時候他也分不清真假,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毒販還是員警。昆哥的小姨愛上了他,問他做什麼工作,他不知如何回答,問昆哥,昆哥沒有任何回答。阿力的生活可以說一直是在矛盾與徘徊之中,他本性善良,這點從他救濟阿芬母女和救了一條被車撞傷的狗可以體現出來,但是在跟昆哥的七年時間裏,他一直也沒有接觸到一個吸毒者,不知道吸毒這是個什麼樣子,對昆哥的罪惡也沒什麼深刻的體會,直到他認識了阿芬。阿芬也許是促使他最終決定在昆哥離開香港的前幾天刻逮捕昆哥的最大理由,他看到了吸毒者受到的傷害,看到了吸毒者的痛苦,看到了吸毒者的齷齪。

他問昆哥有沒有想過那些吸毒的人,昆哥先是說"我又沒有逼他們吸毒,我只是個做生意的,我只管賣我的東西,他們吸毒是他們自己選的!"而後又反復說"關我什麼事?"這讓我想起了《戰爭之王》裏尼古拉斯·凱奇扮演的軍火商,別人問他倒賣軍火是否感到罪惡,他說"我只是個做生意的,我沒有教他們開槍,沒有教他們殺人,沒有我倒賣軍火也會有別人在倒賣,戰爭和我沒有關係!"

和《門徒》一樣,《戰爭之王》也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可見那些倒賣軍火和毒品的商人都是這麼想的,以逃避心理壓力。毒品的氾濫究竟是該怪倒賣的人還是該怪吸毒的人呢?我想不是這兩種人,而是社會。1949年後,中國進入了一個充滿了憧憬與奮鬥的時期,人們滿懷希望,胸中豪情萬丈,信念充斥著每一根神經。這個時候黃、賭、毒在中華大地完全絕跡,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那個時代,是個精神偶像的時代,人們有統一而偉大的信念,至少聽起來很偉大。那些趁虛而入的麻醉品無法佔據人們的心靈。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的信念,追求漸漸失去,失去的不僅僅是對共產主義的追求,對從前中國崇尚的道、佛、儒三教也幾乎蕩然無存了。剩下的只有錢,而不幸的是,錢雖然有很多作用,但是卻沒有內涵,如果崇拜錢,那麼後果只有空虛。排遣空虛的方法之一,就是吸
毒。阿力顯然是到最後才明白這些的,躺在阿芬死去的那個舒適無比的沙發上,他打開了阿芬的海洛因鹼點燃了燈燭。內心矛盾無比,此時的他內心失去了信念,頭腦中全是疑惑,昆哥對他的關懷照顧,昆哥小姨子對他的一往情深,一夜風流,死去還被老鼠啃噬的阿芬屍體,滿身是血的昆哥,員警那邊上司的教誨……他在昆哥手下做事時的信念是剿滅昆哥的犯罪集團,離開了昆哥後,沒有愛情,沒有朋友,因為"不會錄口供,不會抓犯人,看見員警就害怕"也不想做三條杠的高級警官。唯一的心靈寄託--房子上面的鴿子,也被環保的人以"防止禽流感"的理由給抓走了。他什麼也沒有了,他想嘗試一下吸毒,想驗證一下吸毒和空虛哪個更恐怖。最後,他的善良拯救了他--他收養了阿芬的孩子,那個可愛
的小女孩把那些海洛因堿扔進了垃圾桶。阿力感激的擁抱了孩子,他不會吸了,因為他又有了牽掛和寄託,就是那個孩子。影片在這裏默默的結束了。無聲勝有聲。

另外要說的是吸毒的阿芬和她的丈夫(古天樂 飾),古天樂的演技不錯,雖然這個角色戲份不多,但他對絕情無義壞男人的演繹還是很出色的。阿芬跟他的丈夫說出的吸毒理由都是"他/她吸毒,我讓他/她戒,他/她戒不掉,說很難,我就吸毒想證明給他看可以戒的,但是,真的很難戒!"或者其中有一個人說的是真的,或者倆個人說的都是假的,儘管看起來好像阿芬說的是真的,但是,吸毒的人說出來的話,可信程度又有多少呢 ?阿芬後來在戒與不戒之間反復徘徊,最後因為她丈夫的原因,又吸上了。她胳膊上已經被紮的找不到血管,所以讓她丈夫幫他往脖子上紮。毒品注射通常都是靜脈注射,而脖子上的血管是動脈,她應該知道她那脆弱的心臟根本承受不起高速流通的動脈血液帶來的海洛因堿的激,唯一的解釋是她不想活了,她厭倦了這種生活,她認為空虛和毒品都很恐怖,只有死去才能沒有恐怖。她就這麼死了。絕情的丈夫連她的屍體都不願收,結果放在那裏,被老鼠啃噬。吸毒者悲慘的結局。阿力看到這一幕接近崩潰的號叫,配上日月風雲的流轉,讓人深深的感到一種恐懼。

其他的演員如袁詠儀等,因為戲份比較少,所以我也不做什麼評價了,但是袁詠儀等人深入香港電影多年,演技自然是沒的說。這部片子裏演員的演技都是相當出色的,給片子增色不少。

總體評價,這是一部很不錯的影片,爾冬升的八年心血,可以說沒有白費。至少,能給人帶來思考。

人可以一無所有,除了希望。人可以寂寞,但不可以空虛;人可以墮落,但不能沒有理想。佛教說人要一無所求,要六根清靜,其實佛教也是有求的,求一無所求,求六根清靜,這是佛教的信念。這是個浮華的時代,是個空虛的時代,喧囂的人群之中,怎麼能保持一顆不寂寞不空虛的心呢?追求,只有追求才可以幫助你遠離空虛,讓你的心靈安全而自由。篤定理想,堅毅而執著。

 

本文是版主轉載於網路,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影片,一部令人真實感受到毒品恐怖的影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bao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